close

做皂真的有太多迷思, 一開始我很認真循著書上的說法做皂, 如榛果油應該是非常保溼適合乾性肌膚, 在我嘗試用比較高比例的榛果油入皂後, 洗感卻跟我想像的完全不同, 洗完身體卻是意外的乾燥, 甚至比堅果油還乾燥.

高比例的乳油木果脂入皂, 照理說應該很保溼, 不錯, 是會變的很耐洗, 但是起泡不夠, 也沒想像的保溼感.

我遵循著高比例的椰子油入皂會洗淨力太強, 洗完會有乾澀感, 於是我洗配方都把椰子油調到10% , 以為皂會變的更溫和, 但卻必須用更多的可可脂和乳油木來增加硬度, 覺得皂變溫和了嗎?

答案是否定的. 變的不易起泡, 也易溶化, 也不會因為低比例的椰子油變的更好洗,反而是15% 以上的椰子油再調配一些其它的油(如酪梨油, 米糠油) , 洗感, 泡沫, 硬度, 都才是恰恰好(ins 約都要到130以上).

這讓我在做皂的配方重新有了省思, 應該拋棄固有的思想, 所謂昂貴的油品不見得洗感是最好的, 反而應該親身去洗過, 才能知道怎樣的調配是最舒適的.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兔子小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